河北省涿鹿縣充分發揮毗鄰北京優勢,不斷建強引才平臺,創優引才環境,廣開引才渠道,使高端人才智力成為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建強平臺促發展。一是加快路網建設。以京張聯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以交通環境的改善作為先導,本著主動融入、全面對接、同城一體的理念,加快對接首都的“旱碼頭”建設步伐,898公交專線、京新高速、張涿高速全面貫通,太行山高速、涿下快速路、涿京一級路等加快推進,使涿鹿成為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節點,使涿鹿的近京優勢更加突顯。二是筑強承接平臺。該縣立足區位優勢,立足長遠發展,引入華夏幸?;鶚I,編制產業園區“戰略、產業、概念”三個規劃。先后投入資金10億多元,加強開發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開發區入駐企業已達到126家,工業總產值38億元,形成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四大產業為主的“一區多園”產業格局,使涿鹿經濟開發區成為承接首都產業智力外遷的優選地。三是全面對接北京。依托近京優勢,全力推進京涿高新產業項目對接,加快推進京涿產業共建。目前,已與中糧、中鹽、金隅、首航等20多家央企、京企、全國500強企業實現合作,華能風電、北京東華綠源新型材料、北京博泰鋼結構生產基地等工業項目先后落地。近年來,涿鹿累計實施重點項目273項,33個項目列入省市重點項目序列,其中對接北京項目96個,總投資近700億元。
創優環境增引力。一是出臺優惠政策。該縣先后出臺了《加快開發的若干規定》《涿鹿縣引進高學歷人才實施辦法(試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創業創新優惠政策二十條》等一系列文件,特別是在《加快開發的若干規定》中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招商階段零收益、起步階段零收費、生產階段零干擾政策;對引進碩士以上學位高新技術人才的縣內企業,給予一定經濟補貼;對為企業引進攻克難關的關鍵技術并開發出國家級、省級高新產品的專家人才,按投產后新增利潤的5%、3%給予引進者一次性獎勵等等,有效推進了全縣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和使用。二是優化行政服務。在全面清理縣級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全程代辦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預審和前置審批環節。制定了《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了縣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黨政領導定期走訪或接待企業專家人才,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三是提供孵化幫助。建設國家級涿鹿科技園孵化器,規劃建設占地總面積1000畝、投資25億萬元的“研發辦公、生產制造、中試研發、企業定制、綜合服務”五大功能區域,可容納200項以上科技成果項目的孵化發展。成立涿鹿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團隊對入孵企業進行考察和篩選,為符合入孵條件企業提供入園審批、文書起草、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 “一條龍”前期服務,提供商務用房、資金支持、融資支持、中試場地、生活服務等各種“零成本”孵化服務,吸引國內外各類人才爭相到涿鹿開展研究、創業發展。
廣開渠道引人才。一是設立基金引才。涿鹿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與西部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簽訂2億元的“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專門用于孵化園區科技項目股權投資;投資3000萬元,設立 “科技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人才發展專項基金”; 建立了“孵化—加速—產業化”的物理鏈條,完善了“創投—股權—產業基金”的金融鏈條,使得涿鹿科技園孵化器被認定為省級人才開發服務平臺、省級引智工作站,獲得了省“3.20”人才支持項目40萬資金支持。二是親情聯絡引才。以對接北京科技產業為發展戰略,組建專業招商團隊,采取 “電話聯絡(涿鹿)+面對面推廣(北京)+量身定做”獨特的項目引進和人才引進運作模式,通過以親引智、以資引智、以商引智等方式,不斷擴大招商渠道,積極吸納首都外溢資金、技術、人才,成功從北京吸引入孵企業40多家。三是合作研究引才。在京儀、寶倫等公司建立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光伏產業研究所和博士后流動站。與清華大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北京理工大學等16所高校院所建立起穩固的科技合作、人才培養關系。與中科院、加拿大、丹麥等合作在涿鹿設立“可再生能源研究院”, 定日鏡聚光(太陽能供暖)實驗項目、石墨基電供暖示范項目、深層地熱能開發與利用示范項目、土壤儲能示范項目、太陽墻技術研究項目等高新技術項目取得可喜進展,使涿鹿成為多項高新技術的試驗示范、開發推廣基地。
通過企業帶動、項目合作,近年來涿鹿縣成功引進本科以上高學歷人才610人,其中具有碩博以上學歷人才13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才1人;成功吸引京津人才98名,其中碩博學歷人才42名。(王曉云)
囊謙黨建網[www.kj0022.com] 中共囊謙縣委組織部 主辦 版權所有 2018
青公網安備63272502000001號 青ICP備15000641號-1
聯系電話:0976-8871083 地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香達東街43號